人生三境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这样描述人生三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人生有三境,每个人都会不同。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这句话出自北宋晏殊的《蝶恋花》,这首词描写了一个纷乱杂扰的外界环境,大家看“夜里,西风,凋碧树”,外界的环境是如此的恶劣,大家都只能看到满院的凋零和悲伤,唯有独上高楼的人,才能看清楚天涯尽头的路。所以第一境界在“立”,要立志攀登高峰,才能准备下一步。
大部分的人,都还处于第一境界,因为人的本性是懒惰,能立志者少,能坚持者更是寥寥无几。
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句出自柳永的《蝶恋花》,这句词表面看上去是描写相思之情,但是却以一种极其高明的手法描述了一个痴恋于自己目标的人,他虽然还没有得到,为了追逐自己的理想而变得消瘦,但是他的内心是喜悦的,是无悔的,是快乐的。所以人生的第二境界在“守”,守就是坚定自己的目标不变,在坚持中寻找乐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是而已。
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句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这是表达一个人在对一种食物千百度的追寻之后,由量变产生了质变,他的内心已经从刚开始那个独上西楼看清前方路的出发者变成了熟悉这条路上每一个情况的佼佼者。所以他成功了。所以人生的第三境界在“得”。但是没有第一境界和第二境界的支撑,第三境界是永远没办法达到的。
古往今来,真正能够达到这三个境界的人,却又少之又少。“人生三境界”流传度和影响力非常之广,恐怕是《人间词话》当中最为大家所熟悉的观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人间词话》赖以成名的重要因素之一。